阴道流血是妇产科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可以来自生殖道任何部位的出血,如阴道、宫颈、子宫等处。绝大多数出血来自子宫,除正常月经外均称为阴道流血。阴道流血也可以是凝血障碍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肝功能损害等。
1、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异常阴道流血病因不同:
(1)有性生活的生育年龄女性出现异常阴道流血,应首先排除与妊娠相关的疾病,如宫外孕、流产、葡萄胎以及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或胎盘残留等。其次考虑女性内分泌激素变化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月经失调”、排卵期出血等。最后考虑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以及妇科肿瘤,如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2)更年期和绝经后女性出现异常阴道流血,应首先排除妇科肿瘤,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卵巢肿瘤、子宫肉瘤、阴道癌、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肌瘤。其次考虑炎症,如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以及更年期月经紊乱。
(3)青春期少女异常阴道流血,应首先排除女性内分泌激素变化引起的子宫出血,其次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和肝功能异常等病因。
(4)女童阴道流血应首先排除外伤、异物等因素,其次考虑宫颈葡萄状肉瘤和其他病变可能。
2、阴道流血的表现不尽相同,根据阴道流血的特点鉴别其病因,主要有周期规律的阴道流血和无周期规律的阴道流血。
(1)有周期规律的阴道流血包括:
1)、月经量增多:特点是月经周期正常,但经量多或经期长,往往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或放置宫内节育环有关;
2)、月经间期出血:发生在两次月经来潮的中间,常历时3-4天,一般出血量少于月经量,偶尔可伴有下腹部疼痛或不适。此类出血是月经间期卵泡破裂,雌激素水平暂时下降所致,又称排卵期出血;
3)、经前或经后点滴出血:月经来潮前或来潮后数日持续少量阴道流血,常淋漓不尽。可见于黄体功能不健或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或放置宫内节育环后的副反应。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出现类似情况。
(2)无周期规律的阴道流血包括:
1)、接触性出血:于性生活后或妇科阴道检查后立即出现的阴道流血,色鲜红,量可多可少,常见于急性宫颈炎、早期宫颈癌、宫颈息肉或子宫黏膜下肌瘤。
2)、停经后阴道流血:育龄期女性有正常性生活者,伴有或不伴有下腹部疼痛、恶心等症状,应首先考虑宫外孕、流产、葡萄胎等。青春期无性生活女性或更年期妇女,且无其他症状,应首先考虑月经失调,但需排除妇科恶性肿瘤。
3)、绝经后阴道流血:一般流血量较少,可持续不尽或反复流血。偶尔可伴有下腹部疼痛。首先应排除子宫内膜癌,也可见于萎缩性阴道炎或子宫内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