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泽,男,汉族,江苏省丹阳市人,1927年生。1948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第30届),1952年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第6期师资班结业,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现任《江苏中医》杂志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中医学会南京分会副会长、南京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委员、广州珠海丽珠医药集团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以来从事内科专业尤擅长脾胃病。在继承张泽生教授治疗脾胃痛经验基础上,在脾胃病临床工作中,对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胃)愤痛、慢性结肠炎等诊治有独到经验。1981年首先提出萎缩性胃炎的成肉,并非多胃阴不足所致。
张继泽长期以来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工作,除脾胃痛专科门诊外对其它疑难杂症,如高胆红素症、支气管哮喘、癫痛、偏头痛、不明原因的浮肿等均有自拟的经验方,疗效均较卓著,年诊疗人次数千人。在教学上主要承担临床进修生的带教工作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还承担全省中医脾胃病研讨班的学术讲座、辅导等。目前虽已80岁高龄,仍坚持每周上四节门诊,主要带教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学生40余人其中台湾学生李宗庭己发表继承论文2篇,刊登在上海、四川中医杂志。在科研方面,1982年主持研制"张泽生教授脾胃病诊疗与教学"的电脑软件,并通过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 1985年负责中虚气滞胃院痛"胃炎灵"冲剂的临床研究,并列为省卫生厅科研课题,坚持临床验证多年,后因故暂停。
1982年,《张泽生教授脾胃病诊疗与教学》电脑软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和全国微机应用成果荣誉奖。1991年应日本国北海道汉方医学会第15届年会邀请,在会上作出"关于萎缩性胃炎的证治"的特别演讲,受到大会好评,并获该会发给的荣誉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