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士美,女, 195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副主任中医师。1975年插队,1982年南京中医学院南通中医专业大专班毕业,走上了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现任南京市玄武区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疗2室主任。
30年来,章主任一直从事骨科和外科临床医学工作,为社区居民解除了大量的疾苦,其精湛的医术和任劳任怨的行医作风,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博得了同行的敬佩,2000-2004年连续5年被评为玄武区先进工作者,2005年评为玄武区优秀共产党员、南京市红十字系统优秀志愿工作者,2006年评为玄武区优秀星级义工、南京市红十字系统优秀志愿工作者,2007年评为玄武区卫生系统十佳医生,06、07年连续两年评为南京市“巾帼文明岗位明星”,2011年被推荐为江苏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她的突出事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切以病人中心”,不辱使命、甘愿奉献
章主任始终牢记日内瓦医生宣言 :“我郑重地保证自己要奉献一切为人类服务;我要凭我的良心和尊严从事医业;病人的健康应为我的首要的顾念;我将要尽我的力量维护医业的荣誉和高尚的传统”。她视患者如亲人,心里时刻装着社区居民的疾苦,无论刮风下雨,无论老幼贫富,章主任总是随喊随到,无怨无悔地为群众提供可及性的医疗卫生服务。接诊病人时根据病人的病情特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病人沟通,在患者对医疗工作知情、同意、积极配合的前提下,进行医疗服务,并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能处理好的病人,尽量不让病人转院,不增加病人负担,能用便宜的药品绝不用贵的,在章主任心中始终希望能用最少的钱给病人看好病,曾经有一位79岁的老婆婆,独自一人到科室来看病,章主任详细询问病情仔细检查后给她开了处方,当她把处方交给老婆婆,看着她形单影只、颤巍巍的的背影,一股力量让章主任放下手中的活,带她下楼去划价、拿药,交谈中得之老婆婆家庭困难、子女又不在身边,章主任主动为其垫付了药费,婆婆离开时紧紧握住章主任的手,热泪盈眶,感动得说不话来。家住下关的张女士,来院检查被章主任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章主任建议其尽快去三甲医院进行手术。患者张女士随后去大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章主任的诊断准确无误,但因床位问题,始终进行不了手术,心急如焚,绝望中又想到了章主任,在子女的陪同下找到章主任,希望章主任为其手术,章主任考虑到医院的手术条件,还是建议张女士到上级医院手术,看着患者恳切又无助的眼神,病情又不容耽误,章主任主动帮助其联系了对口支援医院,当天就为张女士实施了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及其家属对章主任热情帮助感激不尽。
“患者事无小事”这是章主任的一句口头禅,很多患者来医院就诊时为了赶时间往往不吃早饭,尤其是年轻人和农民工兄弟,为了防止就诊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章主任特地准备了糖果和一次性杯子。章主任总是为他人想得多,考虑自己的事少,她家居住在江北浦口,每天骑车往返长江大桥,无论寒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她总是早早地来到科室,细致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2007年初,她在给病人出诊的途中不慎摔伤,以致右股骨下端骨折,大家都建议她在家卧床休息,可她坚持要上班,她说:“在家休息会急死我的”。她心急,急的是她手中那么多的病人要治疗,急的是不能耽误他们的病情。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章主任主动要求住在医院简陋的电梯房内,以便晚上下班后为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出诊。每天早晨七点半,章士美主任颠簸的身影准时出现在科室里忙碌着,所有被她治疗的病人获悉情况后,都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章主任是“新时代的好医生,不是亲人胜亲人”。
二、刻苦钻研,融会贯通中、西医诊疗方法
章主任科班学的是中医,从事的又是西医外科,常理是不容易打开局面的。但她留意到在基层医院创伤、疼痛、褥疮是外科的主要病种,主动阅读了许多骨伤科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还到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进修了1年骨科,熟练地掌握了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并注重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疗效显著。眼下骨伤病人到大医院去看病,由于使用了尖端的检查和进口材料,普通百姓很难承担昂贵的费用,而她采用了中药薰洗、中药外敷、小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牵引、理疗、康复训练等方法处理一般性骨伤患者。由于价格低廉,愈合期短,痛苦小,病人非常满意,现在骨伤科疾患已占到外科门诊的50%。
章主任视技术为生命,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和操作能力,在不断积累中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她有一双灵巧的手,手术室和器械设备虽然简陋,手术却做得很漂亮,如同她的性格率直、干净利落,普受群众欢迎,一年平均开展700例门诊外科小手术。由于技术高、态度好、疗效佳、价格低,外科诊室的病号总是不断,年均6000号门诊,700台手术,在医院综合考评中总是位列前茅,门诊人次逐年递增。
三、发扬党员义工精神,坚持送医送药上门
作为一名有着34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总是吃苦在前,由于在工作中处理的主要是普外科和骨伤科病人,为了方便行动不便的社区老年患者就医,出诊成了章医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科室人手紧张,正常上班时间抽不开身,她就经常用业余时间为群众出诊看病,即使遇逢年过节也没间断,为此多家媒体报道了其感人事迹,收到南京市政府信箱转来的患者感谢信。她用半年时间为患坏死性右足血栓性脉管炎已85岁的徐奶奶上门换药;为家住香浦营社区91岁高龄的吴奶奶长期出诊治疗已经开始溃烂恶臭的右膝纤维肉瘤;连续3个月每天上门为沙塘园102岁夏学荣老人治疗褥疮;免费上门为家住珠江路的老革命夏阳老人治疗烫伤,并结为党员义工服务对象,定期上门测血压、建立健康档案。她每年要为社区群众出诊上百次,每周定期到兰园敬老院开展党员义工服务。义诊服务的对象都是社会的贫困老人,居住条件很差,外科换药要忍受住很难闻的气味,但她从没有表露出厌恶的情绪,她用爱心温暖着老人,使他们唤起了生存的勇气。2008年创建国家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时,她带领科室人员完成了二千多份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和回访任务,她每周挤出半天时间到所属的社委会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多年来,免费为社区居民体检6000余人次。
当“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时;当“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成为我国医疗发展的方向时;当“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成为社区居民的需求时,章主任式的基层医生越来越收到关注和社区居民的青睐。章主任用最朴实的行动,以一名基层医生勤勤恳恳,乐于奉献的精神,感动了病人、打动了居民、带动了职工、牵动了社会。诠释了基层医务工作者“医者仁心”的崇高品质和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