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至15日,由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办的第五届儿童保健与发育行为学术会议在美丽的连云港顺利召开。会议由儿童保健学组与发育行为学组联合承办,来自江苏省各地从事儿童保健与发育行为研究及临床工作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高水平的学术盛会。
本次大会开幕式由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组长池霞教授主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汤丽莎、连云港市医学会会长周伟以及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组长童梅玲教授分别致辞,对各位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高度肯定了近年来江苏省儿童保健与发育行为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他们寄语本次大会,期待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拓宽专业视野、促进合作进步,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本次大会内容紧凑、形式多样,专家讲座围绕儿童保健与发育行为的前沿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6月14日上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毛萌教授以“儿童微量营养素问题:文献复习与思考”为题,系统回顾了当前研究热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江帆教授围绕“养育方式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展开探讨,强调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重要影响;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童梅玲教授介绍了“儿童眼保健的基本概念”,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张敏教授则分享了“母乳生态系统活性成分对婴儿肠道健康的促进作用”。下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章依文教授从临床实践角度讲解了“情绪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及干预”,南京市儿童医院李晓南教授则带来了“行为干预—儿童肥胖防治的核心”的专题报告。值得一提的是,三位来自香港的专家应邀就儿童语言发展作专题讲座,为大会注入了鲜明的国际视角与学术深度。香港卫生署儿童体智及发育行为儿科专家蓝芷芊教授讲授了“学前儿童读写障碍的早期症状”,香港卫生署儿童体能智力测验服务前言语治疗师张秀萍教授分享了“儿童心智解读的发展过程”,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杜洁森教授则聚焦“前语言期婴幼儿的沟通意图和表达方式”,三位专家的讲解深入浅出,现场就相关问题与听众互动交流,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务经验赢得一致好评。
6月15日的学术交流同样精彩纷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陈立教授带来了“学习困难门诊构建”专题报告,详述共识制定与门诊实践路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陈津津教授就“小于胎龄儿认知发育高危因素与早期干预”作深入解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邵洁教授分享了“回应性照护中的沟通技巧”,提出以亲子互动质量可提升儿童心理发育水平;南京市儿童医院刘倩琦教授分享了“肠道菌群与儿童生长发育”研究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斐教授系统讲解了“孤独症早期识别与筛查进展”;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池霞教授则详细介绍了“儿童阅读障碍的干预策略”,提出多学科融合实践方案。大会最后,中国发育行为儿科创始人金星明教授压轴登台,以“脆弱儿童综合症”为题作大会专题报告,深入阐释在概念界定、诊断标准与行为特征方面的识别要点,精彩演讲将大会推向高潮,赢得全场热烈掌声与高度评价。
会议期间,儿童保健学组与发育行为学组还召开了学组工作会议。会议上,儿童保健学组组组长童梅玲主任主持了会议,发育行为学组组长池霞主任总结了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学组开展的工作,最后两位组长就后续工作计划展开部署,与会委员积极建言献策,表示将持续发挥学组的组织与专业优势,推动全省儿童保健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本次会议共有18个专题讲座、6个专题讲座,共收到70份投稿,大会交流8篇会议,参会代表300余人。在江苏省医学会的有力指导下,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及各方力量的通力协作下,本次为期2天的儿童保健与发育行为学术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大会内容前沿、交流深入,不仅拓展了学术视野,也增进了同行间的联系。相信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江苏省儿童健康事业的未来将更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