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的苏州,阳光明媚,花蕾初绽。2月24-26日,江苏省第二十次儿科学学术会议顺利召开。其中,感染学组在田健美组长的组织下承担了25-26日上午分会场中的6个专家讲座及4个大会发言。
学组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的曾玫教授做开场嘉宾,曾教授在全国儿童感染领域有极高的影响力,她讲授的题目是《儿童青少年急性新冠感染后的临床问题和管理》。曾教授将本轮疫情中儿童新冠的特点、随访情况及管理要点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解答了很多临床医生的困惑,让大家有了更系统地认识,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
第二位登场的是复旦大学流行病学方向的赵根明教授,他还是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副主任,他带来的是《儿童流感疾病负担及疫苗效果评估》,适值流感高发,听众们对这个话题极有兴趣,赵教授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讲解了儿童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对重症的预防作用,他流行病学研究的严密思维也另大家折服。
随后,学组副组长顾绍庆教授给大家讲解了包括布鲁氏菌感染在内的《儿童细菌感染》,顾教授临床功底深厚,授课节奏极佳,在场医生纷纷表示受益良多,课后,顾教授又解答了现场的几个小问题。
第二天分会场登场的依次是学组组长田健美教授、副组长周凯教授及孙浩淼教授。田健美教授讲授的是《儿童新冠重症指引解读》,她语言幽默,条理清晰,如何早期识别危重症,儿童危重症的表现和成人有何不同,出现危重症表现如何处理,这是她重点讲授的内容。她还引用了一个坏死性脑病的病例,和曾玫教授的讲座相辅相成,学员们对儿童新冠的特点、危重症的特点又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周凯教授和孙浩淼教授分别讲授了《儿童重症感染与宏基因组分析诊断技术》和《儿童脓毒血症和噬血细胞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周教授用几个病例讲授了重症感染中宏基因组的作用,在提高诊断效率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是临床医生的又一利器。孙浩淼教授总结了儿童脓毒血症和噬血细胞综合征的鉴别诊断要点,如何区分以系统化治疗,对改善预后是极其重要的。最后4位年轻医生带来了大会发言,有基础研究,有临床分析,有病例报道,学组的年轻医生们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分会场的学组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