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分会

当前位置:首页>儿科学分会>分会动态

逆行千里驰援黄石,南京儿医彰显仁心--南京儿童医院援助湖北黄石医疗队

发布时间:2020-03-06 浏览次数:6466次 来源:南京市儿童医院援助湖北黄石医疗队 作者:南京市儿童医院

2020年2月10日下午,南京市儿童医院接市卫健委通知,紧急抽调4名医生,8名护士作为江苏省第一批对口援助湖北黄石医疗队员。此次出征的12名医护人员分别来自急诊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SICU、心胸外科CCU,其中8位是共产党员。急诊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灼作为此次医疗队长和顾海燕、张少华、马良超在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唐珩在黄石市中心医院,杜自强、蒋银珠、居雅蓓、徐胜宏、陈阳、陈凡、夏镭在黄石市中医医院(市传染病医院)。

               

2月13日,李灼主任被黄石市委组织部任命为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业务主任。作为此次江苏支援黄石医疗队中年资最高的儿科医生,他表示压力和动力并存。到达黄石后,他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黄石市妇幼保健院的支援工作中去。根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部署,黄石市的全部新冠肺炎儿童患者均由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其中最大的患儿15岁,最小的仅有40几天。李灼每天除了查看病区布局、与病人交流、查看医疗设备和药品、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外,还要对医务人员反复进行感染防护培训。他详细地记录下医院的每个诊疗细节,反复判研,及时对当地医院的布局和流程提出合理化建议。李灼表示:医院感染防控问题是重中之重,必须严格梳理医院的感染防控流程和布局,防止患者发生交叉感染,防止医务人员发生感染,防止感染扩散,是首要任务。虽然在院的患儿目前病情比较稳定,但丝毫不敢马虎,每一个孩子他都仔细查看病情,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病情变化。同时,李灼把自己20几年的儿科急救经验经常分享给病区里当地儿科医务人员,不时对他们进行急救和监护技术培训;另外由于儿童不能像成人一样表述自己病情,所以在交流上就需要花更多时间和耐心。李灼说,病房里有一个孩子才三个月,家里其他人也在住院,孩子母亲在陪护时非常焦虑。李灼每天给孩子开完医嘱后,还要跟孩子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最大程度上消除她们的焦虑情绪。李灼说,我们不仅是去治疗孩子,家长的心理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去关注和梳导的。

               南京市儿童医院PICU护士长张少华担任黄石市妇幼保健院隔离病区护士长,他带领同行队员马良超及当地医院护理团队精心照护患儿,每日梳理和完善护理诊疗流程,对病区护士进行急救和重症监护培训。在黄石一周多,他们和当地医护的关系已极为融洽,一起开创了“卡通防护服”,在防护服上画上“青蛙王子、皮卡丘、小猪佩奇、黑猫警长”等卡通人物,极大程度消除了患儿对封闭住院环境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使孩子们更加愉悦地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既让病房里的孩子们开心起来,也缓解了医务人员的紧张情绪。呼吸科顾海燕医生防护服后背上医务人员与新冠病毒“扳手腕”的照片在国内众多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表达了医护对于战胜新冠肺炎病毒的必胜决心。
              

在苏黄两地儿科团队的通力合作下,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新冠肺炎患儿得到了有效治疗,已陆续出院。“两个医护团队配合默契,当地物资保障充足。”李灼正在着手推进两地儿科医护人员的深度交流和合作。

在黄石市中医院(黄石市传染病医院),杜自强主治医师和以蒋银珠护士长为首的护理团队也在与当地医护积极开展着工作。黄石市中医医院,是当地的“小汤山”,集中收治了三分之二黄石及周边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这里的重病人多,高龄的、危重的病人比较多。

杜自强,南京市儿童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此次江苏支援湖北黄石,看起来娇小的她,从科室内众男医生中脱颖而出,被派往黄石市中医医院。在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里,杜自强是病房中唯一的儿科医生。虽然治疗原理相同,但成人药量和儿童相比总是有差别的,如何救治成人重症患者,杜自强需要从头适应。起初,她很担心自己控制不好用药量,每次给药前总会细致征求同伴意见,因为她要对每位患者负责。通过近20天实战,杜自强给成人看诊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她觉得,成人患者更像孩子,更要悉心安慰,儿科医生就能发挥优势了。在她们的努力下,黄石市中医院14名重症或危重患者都已转出ICU监护病房,有人还转为普通,轻症,甚至治愈出院。

              

蒋银珠,南京市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病区护士长,在黄石市中医医院,她充分发挥多年感染科的工作经验,帮助该院不断改善感染防控流程布局。她主要负责检查医护人员的隔离衣,担心穿戴不到位,引起职业暴露,现实中遇到的事情与培训中相差不少,如靴套太薄,半天就容易破;外科手套紧缺,一次性检查手套容易滑落……她们一一想到了应对方法。“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外,她们常常在群里安慰病人们,给他们打气,帮病人们缓解焦虑的情绪。”在生活上,她更是事无巨细,关心和照顾队友们的生活。

在黄石市中医医院,还有其他队员们将南京儿医优势的诊疗技术成功运用到当地医院。心胸外科CCU主管护师徐胜宏说“作为儿科护士,一开始我们到‘疫’线还担心会拖后腿,没想到,我们拿出哄孩子的功夫哄危重老人配合治疗以及吃饭喝水等,效果还是很显著的。不仅如此,我们儿科护士静脉穿刺优势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多年儿童医院的工作经历练就了他们良好的穿刺技术。在黄石市中医医院,由于老人的血管比较脆弱,且住院病程也比较长,治疗多,手上脚上能用的血管差不多都已被穿刺过。“这也是我们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加上我们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三层手套,护目镜上也常常蒙上一层雾气,更是加大了穿刺难度,所以每次遇到有穿刺的时候,大家都会有种背后发凉的感觉。不过做作为儿科护士,我们一般都能很顺利完成。黄石的同事们说,以后我们组的穿刺可以由我们包了。 目前,徐胜宏和同行队员呼吸科主管护师居雅蓓、急诊科护师陈阳、夏镭,还有SICU护师陈凡一起组成了“穿刺小分队”,他们所在的黄石市中医医院呼吸科重症病房内的绝大多数穿刺任务由他们来完成。虽然每天的工作很辛苦,但能看到病人日渐康复,得到病人的认可,对她们来说就是最开心的事情了。

              

南京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唐珩是12名队员中唯一一个在黄石市中心医院工作的,该医院主要收治了黄石市很多危重症患者,ICU病房里病人最多时有17人,通过积极救治,现在病房里只有7个病人了,病房整体重症救治率达到80%。唐珩作为一个专业的儿科医生,他坦言初到黄石市中心医院ICU,还是很担心,担心自己成人诊疗经验不足会拖整个团队后腿。但经过几天调整,加上不断学习和同科室同事的帮助,唐珩很快就适应了成人ICU的工作。唐珩说,虽然每天工作很辛苦,但跟当地黄石同事,还有一起在江苏其他市支援的同事相处非常融洽。ICU病房的支援医生已经轮换调整好几批了,但医疗队一直把唐珩留在这里,这也是当地医院和医疗队对他工作的肯定。

目前,南京市儿童医院援助湖北的12名医护队员仍在湖北“抗疫”一线,用医者仁心践行着“白衣战士”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