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学分会

当前位置:首页>肝病学分会>分会动态

江苏省第四届肝病学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3-07-24 浏览次数:640次 来源: 作者:
       为进一步促进江苏省各级医院及科研院所肝病领域专家间的学术交流与团结合作,2023年7月21~23日,由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办,苏州医学会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承办的“江苏省第四届肝病学学术会议”在美丽的园林之城-苏州顺利召开。
21日下午的青年论坛,来自省内各地的青年学者们围绕肝病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汇报,为大会预热。21日晚,召开了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全体委员扩大会议,赵卫峰主委对各位委员的积极参会表示感谢并对前期工作进行了简短的汇报。江苏省医学会副秘书长杨林对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开展的各项工作表示肯定,并对分会未来更大的发展给予期许。随后,杨秘书长为委员们颁发证书。江苏省医学会党办主任邢斌宣布了以赵卫峰为组长的党建工作小组的人员名单,并进行了党课学习,集体观看了视频《江苏省卫健委警示教育片》。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委副主委孙蔚主任就会议筹备工作进行了汇报。最后,各委员们积极发言讨论,为学会今后的发展进言献策。
      22日大会正式开启,大会开幕式由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候任主委、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朱传龙教授主持,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赵卫峰教授、江苏省医学会副秘书长杨林、苏州市医学会会长谭秋生、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亮等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
22日上午的主题报告环节,来自省内外各地的专家学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系主任徐小元教授线上对“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2022)”进行了解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候任主委、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南月敏教授在线为大家带了 “NAFLD的更名及诊疗进展”的专题报告;苏州大学原副校长张学光教授讲解了感染免疫应答与调节的关键分子及临床意义;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宁琴教授以“免疫应答与肝脏疾病的转归”为题进行了线上专题演讲;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韩英教授亲临现场,详细讲解了难治性PBC的早诊及规范化诊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也在线上带来了“慢性乙肝隐匿性进展的识别与诊治策略”的专题报告。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常委、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分会前任主委李军教授结合临床相关病例,围绕“慢性乙型肝炎新疗法”展开演讲;江苏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吴超教授讲解了HBsAg/抗- HBsAg、HBeAg/抗- HBeAg同时阳性的临床意义;安徽省医学会肝病分会常委、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主任郜玉峰教授带来了“从口服抗病毒药物角度谈肝癌的三级预防”的专题报告;江苏省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及肝病科科主任颜学兵教授做了“从慢乙肝治疗的长期获益者看TMF的强效”的主题发言;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候任主委、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朱传龙教授带来了“靶握先机:安必速(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IFD经验性治疗一线选择”的专题报告;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委、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赵卫峰教授向大家讲解了NAFLD形成及进展的本源和干预措施。这些专题围绕肝脏领域相关疾病的最新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介绍了国内外诊治的最新进展。
      22日下午分设3个会场:病毒性肝炎肝衰竭分会场、肝硬化肝癌分会场、药肝和自免肝分会场,三个会场齐头并进,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演讲、优秀论文交流、MDT诊治辩论和疑难病例查房等,参会者就相关方向展开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现场氛围十分活跃。
       在病毒性肝炎肝衰竭会场,肝脏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病因繁多,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及药物性肝病等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及遗传性肝病等少见病、疑难病。肝脏疾病临床过程复杂,涵盖了从急性肝衰竭、慢性肝炎伴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等各个阶段。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肝病学分会委员甘建和教授做了“肝衰竭的临床救治策略”的专题报告;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邱源旺教授向大家详细解读了“慢性肾脏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主任叶春艳教授做了“终末期肝病的营养干预”的主题报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ICU负责人黄小平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科ICU负责人金柯主任分别做了“肝衰竭合并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的快速诊断、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的专题报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四科主任董金玲教授就“慢加急性肝衰竭新型临床分型与治疗进展”展开演讲;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肝病科学术带头人朱传武教授做了“从新指南看育龄期抗病毒治疗管理”的主题报告。短暂的休息后,展开了乙肝功能性治愈临床研讨会,大家带来了精彩的临床病例。
      在肝硬化肝癌分会场,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谷口医院的张明教授做了“NSBB在肝硬化全程管理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鼓楼医院肝胆与肝移植外科主任余德才教授的团队带来了“基于脂肪酸代谢的肝癌分子分型研究”的主题演讲;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硬化治疗中心主任叶伟教授做了“肝癌氩氦刀治疗的临床应用”的专题报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免疫治疗中心副主任沈洁教授向大家讲解了原发性肝癌系统治疗的进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中心主任王科教授做了“肝癌肝移植复发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的主题报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行政主任李婕教授带来了“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有效性、安全性评价”的专题报告;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朱传龙教授做了“肝硬化治疗前移与血氨管理”的主题演讲。随后,围绕“中晚期肝癌治疗是手术介入治疗还是靶免治疗为主”、“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先TIPS还是内镜下治疗”两个辩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将会议又推向了高潮。继续延续“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的核心主题,从肝病的临床和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汇聚了肝病领域的顶尖专家、临床医生、肝胆病患者,聚焦“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常见病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医生提供复杂肝病临床切磋与学术交流的经验分享平台,提高复杂肝病的诊疗和科研水平,给患者带来治愈信心与希望,从而为健康中国行动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在药肝和自免肝分会场,中华肝病学会药物性肝病学组组长、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茅益民教授做了“复杂临床用药背景下ICIs肝损伤的诊治问题”的专题演讲;深圳市医学会肝病学会主任委员、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陈军教授向大家讲解了特殊表型药物性肝损伤的种类及诊治;东部战区总医院肝病中心和感染病科主任于乐成教授带来了“我国药物性肝病诊疗指南:传承、发展与未来”的主题演讲;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张群教授做了“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进展”的专题报告;南京市第二医院疑难和重肝科主任熊清芳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刘冲教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科及肝病科科主任陆忠华教授分别做了“自身免疫性肝病及相关肝硬化免疫抑制治疗的管理”、“药物性肝损伤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脏病理辨识”、“肿瘤相关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征及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这些专题主要讲解了药肝、自免肝的临床诊治及目前研究的热点难点。专题报告结束后进行了疑难病例大查房,通过临床实际病例让大家对相关疾病的诊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3日上午再次展开了精彩的专题报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Bibo Ke教授讲解了先天性免疫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执行主任、感染科主任马雄教授做了“关于研究型临床医生的思考”的主题演讲;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学科带头人黄建荣教授带来了“人工肝治疗终末期肝病治疗进展”的专题报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赵卫峰教授讲解了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诊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谢青教授带来了“如何用数字化医疗实现肝癌早筛早诊的全病程管理?”的专题演讲;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朱传龙教授、南京市第二医院院长杨永峰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及肝病科科主任颜学兵教授分别带来了 “EFTUD2在固有免疫中的作用与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筛选的研究”、“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病理鉴别”及“从乙肝新药研制管线最新进展看乙肝的临床治愈”等专题发言;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行政副主任诸葛宇征教授做了“重视药物相关的血管性肝病”的专题报告;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科及肝病科科主任陆忠华教授向大家详细讲解了肝囊肿的硬化治疗。
      会议最后,由南京市第二医院院长杨永峰教授做大会总结,此次会议涉及肝脏内科、肝脏外科、介入及肝脏病理等多方面内容,设有两个主题演讲专场,分设了病毒性肝炎肝衰竭、肝硬化肝癌及药肝和自免肝三个分会场,同时安排了青年论坛、疑难病例讨论、病例大查房、优秀论文交流、论著壁报展示等不同环节。通过上述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现学科领域的最新成就及研究热点难点问题,为江苏省肝病及感染病临床一线医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为参会者提供了一场高水准的学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