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睡眠是人体的一种基本的生理活动,良好的睡眠对于身体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而睡眠异常则会成为影响健康风险因素之一,比如容易引发肥胖、导致血糖异常,同时也会损害大脑认知记忆功能。睡眠障碍也的困扰着很多人,有调查表明30-48%的人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的困扰。
睡眠卫生(Sleep hygiene)是一种行为和环境的实践,改变不良睡眠卫生习惯是最常见、最基础的改善睡眠的方式。常见的睡眠卫生建议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睡前饮酒、适宜的温度和环境等等,其中有一项内容就是适度的运动,但又有一些建议提出,睡前不可以做较为激烈的运动?那么运动到底是睡眠的催化剂还是抑制剂呢?要想通过运动改善睡眠又该怎么做呢?这其中是否存在一些误区呢?我们来一探究竟。
1、 运动可以改善睡眠吗?
“运动是良药”的概念相信大家已不陌生,研究显示,运动对睡眠的促进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它体现在可以有效缩短入睡时间、增加总睡眠时间,提升睡眠质量等等,这与睡眠的发生机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睡眠的发生与核心体温的快速下降是同步的,而运动可以使你的核心体温微微升高,当你安静下来的时候也更容易发生体温的快速下降,从而促进了睡眠的发生。此外,白天多接受日光照射有助于晚间大脑中促进睡眠的激素分泌,相比在室内环境中坐着,运动可以帮助你多接受一点“日光浴”。当然,运动还具有缓解压力,改善心情的作用,这当然也可以帮助也许处在繁重的工作、学习负担中的你更好地入睡。然而光明白“管住嘴,迈开腿”还不够,具体怎么样“迈开腿”呢?
2、如何运动来改善睡眠?
虽然目前的临床研究证据还无法给出一个十分准确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在运动时长方面,通常至少需要在20分钟以上,如果能达到60分钟及以上,会对总睡眠时长有着较为明显的提升。在运动方式方面,不管是有氧运动还是力量训练都可以起到改善效果,因此不必刻意强调某种方式,选择你喜欢并且需要进行的运动方式吧!在运动强度方面,单从改善睡眠的角度来说,建议采用中等强度的运动。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心率来计算运动强度,即(220-年龄)*强度百分比,中等强度的百分比约为64%-76%。而对于合并一些其他慢性疾病风险的人群,可能需要适当的提升或降低强度。如果你属于这类人群,建议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哦!
3、睡前运动真的会影响睡眠吗?
传统的睡眠卫生建议会告诉你,不要在深夜/睡前运动,可能会因为太兴奋让你睡不着。但研究证据表明,似乎并非如此……一项汇集了23篇相关高质量研究的分析显示,睡前4-8小时运动对提升睡眠质量的效果最好,主要体现在缩短入睡时长和减少入睡后醒来次数上。与此同时,在睡前4小时的运动也并不会导致更差的睡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睡前进行了较平时强度更大的运动,或者你是一个不常常运动而突然在睡前运动了一下的人,可能会因为“应激”而导致入睡困难。科学家的建议是,至少在睡前2小时完成运动。
总结一下,合理的运动可以说是一剂促进睡眠的催化剂,不仅可以增加睡眠时长,还可以提高睡眠的效率和质量。不用过于担心晚间的运动会影响你的睡眠,只要不是过于剧烈的运动和离睡前的时间过短,反而还可以提升睡眠,当然也要量力而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