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14日,由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脑卒中分会主办,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协办的“2025年江苏省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年会暨江苏省医学会第九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
会议开幕式由江苏省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副主任委员张冰教授主持。江苏省医学会脑卒中分会主任委员张颖冬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徐运教授,欧洲放射分会神经影像主席、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医院Alexandre KRAINIK教授和江苏省医学会会长王咏红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大会以“智领卒中、苏创未来”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外脑血管病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脑卒中防治的最新进展、技术创新及未来发展方向。江苏省医学会王咏红会长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构筑数智医疗新生态”报告中指出,AI技术已逐步应用于脑卒中的影像识别、风险预测和康复管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汪昕教授以“血流动力学在卒中诊疗中的进展”为题,系统阐述了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徐运教授分享了“脑小血管病诊疗研究”的最新成果,介绍了针对血脑屏障修复、神经炎症调控的新型治疗策略。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医院Alexandre KRAINIK教授带来了“SWI: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beyond”专题报告,介绍了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血管畸形、微出血、静脉血栓等疾病中的独特优势,并分享了最新临床应用案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楼敏教授聚焦“后循环卒中超时间窗静脉溶栓的挑战与突破”,结合临床试验数据,探讨了延长溶栓时间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彭亚教授在“后PROTECT-MT时代,BGC路在何方?”的报告中,回顾了球囊导引导管(BGC)在取栓手术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新一代介入器械的研发趋势。
除大会报告外,会议设置了3个分会场,以及病例演讲比赛等环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会专家及青年代表结合自身临床工作及科研成果,踊跃分享见解。
本次会议吸引省内脑血管病领域医务工作者近300人参会,征集投稿论文240篇,并评选出了优秀论文12篇作大会交流。会议同期,江苏省医学会脑卒中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