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科普>健康常识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获三项新成果

发布时间:2009-03-19 浏览次数:2163次 来源:江苏省医学会 作者:admin
本报讯(通讯员吴志军杜建国)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领衔的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蛋白质组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性刊物《分子与细胞蛋白质组学》2009年第3期上,同时发表了《鸟枪法蛋白质组研究中对鉴定肽段进行验证的贝叶斯非参模型》、《亨廷顿疾病患者脑脊液的脑特异性蛋白含量下调》等三篇研究论文。 
  三篇研究论文分别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蛋白质组质谱数据筛查新模型和亨廷顿疾病发病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二维蓝色温和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揭示热休克蛋白分子伴侣复合体参与HepG2.2.15细胞中HBV的产生》一文发现了HBV相关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HBV感染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治疗手段有限,其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姜颖副研究员课题组用先进的蛋白质复合体分离和鉴定方法,发现了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疾病的潜在靶点,为系统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的生命周期和研发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鸟枪法蛋白质组研究中对鉴定肽段进行验证的贝叶斯非参模型》一文的发表大幅提升了蛋白质组质谱数据的利用率。大规模、高通量的蛋白质组研究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噪声,而可靠的数据是进一步生物学分析的基础。目前的分析方法均采用了过严的标准,这在降低假阳性的同时也人为地造成了数据较高的假阴性,导致大量数据浪费。因此,“在保证高可信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数据”一直是蛋白质组学界的追求。朱云平研究员课题组基于随机数据库策略、非参概率密度模型和贝叶斯公式,建立了串联质谱数据过滤的多元贝叶斯非参模型,将质谱数据的利用率提高了10%—40%,创造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的最好水平。 
  钱小红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发表的《亨廷顿疾病患者脑脊液的脑特异性蛋白含量下调》一文发现了亨廷顿疾病潜在生物标志物。该研究以患者脑脊液为样本,通过对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数据的整体研究,规模化地筛选和鉴定与亨廷顿疾病(H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揭示出HD患者脑脊液中高表达的蛋白可作为H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有效诊断亨廷顿疾病提供了可能的参考指标。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位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由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江中集团及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共同创建,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白质组和功能基因组平台,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的集蛋白质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信息交流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基地。